适合别人干的,我们尽量成全别人;适合自己干的,我们尽量联合别人一起干。
随着光伏行业上扬趋势越来越强劲,协鑫新能源降负债及轻资产转型进程也在加速,以期紧抓双碳目标的巨大机遇。2020年,中国提出3060双碳目标,加快实现能源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该年度,公司出售的光伏电站接近2吉瓦,将可收回现金超过人民币60亿,有效缩减负债规模约人民币90亿。而在2021年2月,协鑫新能源5亿美元优先票据百慕大计划重组方案成功取得超过91%债券持有人的支持。这显示债券投资人及股权投资人对协鑫新能源的支持及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董事会目前正在审阅收回该等应收款的方案,并将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以保护本公司及股东的权益。根据公告,受该年度光伏电站出售事项及长期未偿还的应收款所产生的一次性非现金减值亏损等因素影响,公司预期本年度将产生不少于人民币9亿元的净亏损,预期该年度的综合全年业绩将于2021年3月29日发布。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引导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促进风电和光伏发电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公告称,由于出售事项,协鑫新能源持有的存量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由2019年12月31日的约5.7吉瓦减少至2020年12月31日的约5.0吉瓦,已影响公司从光伏电站运营中产生的整体利润水平。但当下蛋糕仍然在做大,还有时间给他化解困难,我认为在更长的时间,通威依托成本优势仍有发展的空间。
实际上,在这之前,今年通威股份整体走势是比较强的,比隆基股份和阳光电源都要强势一些。例如某券商研究所大吹特吹山煤国际及HJT电池,说要革命隆基、通威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过了2022年,通威股份这样的企业更容易出现估值下行的压力。那么这种情况是否持续?我认为这种情况和光伏玻璃在去年的走势有些类似。
所以,我想说,通威真正的对手并不是什么保利协鑫或者爱旭,而是隆基。放大视角看,今年整个光伏产业链的股价表现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辅材和设备基本涨不动;而组件在东方日升带动下一度崩盘;硅料环节是最强的,其次是硅片端。
从通威离开隆基的那一日,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朝着宿命驶去。因为我认为,组件虽然现在盈利能力并不强,但是不代表未来盈利能力不强,组件终将是一个王者。而这次颗粒硅和西门子法我真的说不好。然后210硅片对阵182,也是隆基危若累卵,这两个事情我都批判过,因为还比较清楚一些。
未来光伏产业链的未来,一定是降价的趋势,但是价格下行随着全球产业链集中度的提升及品牌的价值,下降趋势不会像以前那么多。快速推进的市场蛋糕会因为继续下行的价格及光伏转换效率的提升更加壮大,所以盈利能力会持续很长时间的好,而不会像过去成本下行价格下行量升之间寻找边际差,而现在则是三者皆向上的过程。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是2021年底硅料产能开始释放之后,价格就不会强势,但是考虑到2022年全球光伏强劲的需求,所以硅料价格还是会维持一个相对高位一段时间。通威股份最近两天持续大跌。
透过这起惨案,我们看到了一场跌宕起伏的光伏江湖恩仇录。颗粒硅横空出世,会灭亡通威的基本盘?颗粒硅差不多去年下半年就不断被炒起来,之前隆基也用了保利协鑫的颗粒硅实验,但是效果不很理想,又改用了一个小厂的产品做实验。
所以从长期来看,我认为硅料价格上涨不可持续,过高的盈利只能通过产能释放去对冲。通威弃隆入天,本质原因是来自隆基的威胁光伏产业链的合纵连横早已有之,最有名的莫过于此前的隆基股份+通威股份对阵中环股份+保利协鑫。
仅仅用了几年时间隆基就超过晶科、晶澳、天合问鼎组件王者宝座。我觉得伟大的企业必须跨越这样的困难。从通威困局,看光伏产业链的未来这几个月反思光伏产业链的现状特别是通威股份的经验与教训的时候,我总是不断扼腕叹息。对于通威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空和战略失误,也许这一步骤再延缓1-2年,通威的硅料格局就将定型。保利协鑫在2019年差点把新疆以外的多晶硅业务卖掉,突然起死回生。所以,通威是感觉到了威胁,感觉到了窒息的味道,而不得不匆忙应战。
所以,这是一个行业的趋势也是未来,无论你是否承认。我一直强调,这个高潮是在2022年而非当下。
最近保利协鑫和上机的联手搞了30万吨的颗粒硅(要知道通威目前硅料产能差不多才10万吨)的规划,确实会把人吓着。这一过程中,反应的是多晶硅料的紧缺,价格的飞涨,类似去年的光伏玻璃。
这事怎么看?这个事情,很负责任地说,没几个人能看懂。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保利协鑫,通过所谓的技术创新不断在电池、硅料等领域挑战行业巨头。
2022年前后,通威面临估值中枢下行压力我们只看通威的光伏产业链。一体化的压力是它原本的大客户不断成了他的竞争对手,特别是在组件产业端已经积累显著优势的那些一体化企业更加巨大。所以这事我不敢从专业的角度去否定号称行业技术标杆差点破产的保利协鑫,以及一个刚崭露头角与隆基、通威两大巨头对阵的上机能否成功。虽然高企的硅料价格缓解了这些现象,但是不会根本清除。
但是到了2020年之后风云突变。而在2020年下半年硅料市场风云突变,在下游一体化企业、专业化企业以及第三者纷纷杀入光伏组件及电池市场,开始大规模扩产之际,而扩产周期更长以及低迷的价格导致产业链扩张捉襟见肘的硅料产能跟不上,导致硅料价格大幅上涨,且全球硅料CR5更加集中,龙头控制权增强之后,出现了明显的提价动作。
当然,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可能需要十年,所以如果只是一个中线投资者或许你不用关注这些。通威股份先是站在了210阵营,而后宣布与天合联手进入硅片环节,甚至还开始涉足了一些组件,其架势直指隆基大本营硅片。
这也直接带崩了整个光伏板块。这事,你觉得胜算如何?这事吧,其实光伏这两年出现了几次革命的案例。
甚至新能源大赛道里的其他板块也未能独善其身。看看那些大拿的论断,我是不信。而与此同时,有了组件优势的隆基,开始大力发展电池,如果电池得以复制组件的成功(似乎轻而易举)则通威全球光伏电池老大的位置朝不保夕。所以光伏产业链真正的巨头们的戴维斯双击远未结束。
直接原因是保利协鑫联手上机数控搞了30万吨的颗粒硅项目,吓傻一众投资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多的企业开始介入硅料及扩产。
此后,又与天合一道从隆基硅片环节的合资公司全部退出,几乎与隆基彻底分手。所以,成本优势是通威的优势可以与隆基并驾齐驱,但是眼光、战略及所处产业链方面的现有竞争格局,真的越走越差远。
其次,通威目前的困局其实是与一体化有关系。此后,我想全产业链优势棋差一招的隆基可能在取得硅片、电池及组件的绝对优势之后,就会进入硅料环节,一统天下